links: Franklin Marshall Sac Chanel Chaussure Converse Nike France Abercrombie Longchamp Pas Cher Polo Ralph Lauren Sacoche Louis Vuitton Abercrombie Milano
打印文章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牛业突围崛起的战略支撑点
作者:张振武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5591  更新时间:2014/10/17 15:09:02  文章录入:张东波  责任编辑:张东波


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牛业突围崛起的战略支撑点

 

张振武  2012-2-28

 

十二五期间,我国养牛业发展面临内需强力拉动的战略机遇期,同时也面对着国际化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。特别是加入WTO之后,我国养牛业国际化市场化不断加深,国际化因素对我国养牛业的影响越来越大。影响养牛业发展的国际挑战因素和国内制约因素越来越多,而且这些影响制约愈益复杂化。现在我国养牛业已经被纳入到全球养牛业生态系统之内,由于饲料玉米已经被金融化操作,我国追求规模化养牛大量使用玉米等精料,在饲料玉米大豆(粕)大幅涨价的情况下,提高了养牛业的饲料成本,相应弱化了我国养牛业的国际竞争力。今后,我国养牛业谋求持续健康发展,就必须要关注解决那些对养牛业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问题。诸如,养牛业与我国大农业的系统性关系,养牛业与种植业之间的系统性关系。养牛业与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系统性关系,养牛业与全球霸权货币美元的系统性关系,以及肉牛业与奶牛业唇齿相依的系统性关系等等。

 

一、在新西兰乳品冲击下我国农业生态系统潜伏危机

 

当前,新西兰以工业大包奶粉为突破口,正猛烈地向我国牛奶业大举进攻。据《解放日报》(2012-2-25)报道,今年伊始,上海海关关区乳制品进口延续高位运行态势。“上海进口乳制品持续增加 1月又创历史次高逾半源自新西兰”。近年来新西兰一直保持着最大进口来源地位,上海关区只是全国乳制品进口的一个缩影。根据中国与新西兰互贸区协定,到2019年,新西兰奶制品就可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,届时将对我国本土乳制品产业产生更大冲击。新西兰奶牛饲养成本低,新西兰牛奶质量好,绿色安全放心;新西兰奶制品产量大,即使中国一头奶牛不养,新西兰也能满足十三亿中国人喝奶需求。即使把中国牛奶产品市场全部让给新西兰,也填不满它巨大的胃口。为避免新西兰以牛奶产品为突破口,将中国养牛业冲垮。中国养牛业需要找到自己的立足点。要建立保存养牛业血脉的革命根据地,以防止全军覆没败在新西兰乳业手下。

 

新西兰奶粉在我国攻城略地,不仅攻占我国奶产业的地盘,也对我国大农业系统性产生瓦解作用。国内乳企和消费者对进口奶粉使用量提高,就会对国内原料奶产生替代作用,发生蚕食挤出效应。导致国内奶牛养殖环节萎缩,产生‘去奶牛化’。农业系统性非常强,其中种植业与养殖业是紧密结合的。 发生‘去养牛化’之后,种植业就失去了养牛业的支持。就缺少了有机肥的来源途径,导致我国种植业被动地患上化肥依赖症。我国如发生‘去奶牛化’的情况,农业产业链就缺失了养牛业这个环节,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就会发生断层。农业生态系统就会出现环节缺失,正常的自然的循环体系也会被打断。一方面,大量使用化肥消耗了大量的石化资源,还造成土壤污染,江河湖泊负营养化等环境问题。另一方面,由于耕地缺乏有机肥,造成土壤有机质缺乏,土壤贫瘠化等问题。大量使用化肥还会提高农民的种粮成本。导致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’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转型实施。

 

二、在美国规模化养牛模式误导下我国养牛业陷入误区

 

国际化因素对我国养牛业的冲击,既有硬件方面的冲击,也有软件方面的误导。新西兰是利用产品硬件进行市场进攻,美国则是用规模化专业化模式做软件进行误导。我国养牛业由于片面追求专业化规模化,导致了种养分离乳肉分离,催生出大量依赖精料的规模化专业化育肥牛场这种怪胎。在玉米能源化金融化背景下,饲料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,导致我国单一精料育肥模式的养牛业,由于饲料成本上升,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之中。

 

新西兰发展本国特色养牛业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,由于新西兰本国不种植生产玉米大豆,新西兰只种植青贮玉米,以补充饲草资源。所以新西兰不盲目追随世界畜牧第一强的美国,不搞美国模式的规模化设施化养牛业,而是选择了适合自己国情的低成本放牧饲养方式。为防止被纳入美国的全球产业体系之中,为保持产业发展的自主独立性,新西兰奶牛养殖放弃了‘高单产’,因而不用补饲精料,不需要从美国巴西进口玉米大豆,避免了受制于人。新西兰奶牛业不仅原料奶成本低,还不受国际市场玉米大豆价格波动的困扰,使新西兰乳业得以稳定持续发展。

 

在我国不论肉牛业还是奶牛业,都采取美国养牛模式实行规模化饲养,都选择精料育肥精料换奶的生产方式。我国肉牛奶牛业是种养分离的,搞养殖的不搞种植,饲草饲料需要花钱购买。在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涨价的情况下,养牛业饲料成本不断大幅提高。这是养肉牛奶牛都不挣钱的主要原因,也是我国与新西兰养牛业的主要差距。我国奶牛肉牛养殖不能照搬美国模式。我国不拥有掌控玉米市场的定价权,我国养牛业不能采取精料育肥产奶方式,以减少对玉米大豆的依赖,以摆脱国际化风险。

 

北美加拿大养牛业采取的是美国模式,南美的巴西养牛业采取的也是美国模式。但是,他们采取美国模式能够捞到好处,可以获得共享资源。是利大于弊的。诸如,加拿大利用与美国毗邻的地理条件,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就近获得了美国提供的牛肉市场资源。巴西通过对美国农业模式的跟随模仿,成为美国全球农业联盟的小兄弟,成功地搭乘在美国的列车上,免费分享美国在强势双边农业谈判中获得的好处。

 

巴西农业与美国农业是同质化的,巴西的土地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,巴西还有大量的未开发土地.巴西人口仅几千万,是典型的地多人少的国家.巴西同美国一样,不存在农民问题,巴西选择充当美国农业的小兄弟是正确的战略选择。美国正在推行粮食全球化战略,也迫切需要把巴西拉进来入伙,以壮大自己的队伍。巴西趁势捧场美国当自己的带头大哥,自己则沾光老大哥走南闯北吃香喝辣。搭载美国战车横扫世界农产品市场。

 

中国农业与美国农业是不同质的,我国的国情特点是人多地少,存在无法解决的人地矛盾问题。而且,农业自然与市场资源是多样化的,不适合生产大宗化同质化农产品。在全球化农业定位中,不能以进攻全球农产品市场为目标,而是以保障国家农业安全为目标,保证重要农产品细分产业链能够自主独立。如果跟随模仿美国农业模式,把美国养牛业软件硬件都输入进来,就会自废武功成为美国农业的附庸。

 

三、我国大农业生态系统需要依靠养牛业做支柱唱主角

 

虽然粮食是农业的重头戏,但种植业并不是孤立的产业,需要养殖业来配套,才能形成大农业生态系统。而养牛业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连接起来的最关键角色。发达国家深谙其中的真谛,其养牛业占农业总产值高达50%以上。养牛业为什么在大农业中会有这样重的分量?因为牛拥有瘤胃这个特殊器官,瘤胃就是一个微生物发酵车间,能够把人类不能利用的饲草秸秆转变为奶和肉。牛吃进去的是草,挤出来的是奶。能够把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饲草秸秆利用起来。在所有饲养动物中,牛能够利用饲草秸秆进行食物转化,而猪鸡则是利用稀缺的粮食进行转化。单胃动物与瘤胃动物两相比较,牛的食物转化成本是最低的,而且转化效率最高。同为草食动物的肉羊,为人类提供奶的能力较差。牛既能够大量生产肉,也能够大量生产奶。而且,牛肉和牛奶可以捆绑在一头牛上来生产。牛的地域适应性较强,既能适应放牧饲养方式,也能适应舍饲圈养方式。因此,在大农业生态系统中,牛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,牛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。

 

四、以肉奶两用牛做战略支撑实现乳肉皆优肉奶双收

 

奶牛业与肉牛业是一体化的,谁也离不开谁。在养牛业中,肉牛业缺少了奶牛业的配合支持,就是孤军深入孤掌难鸣,就会陷入生存困境。我国如果发生了‘去奶牛化’的情况,就会连锁反应产生‘去肉牛化’。今后需要将肉牛与奶牛捆绑结合在一起发展,将牛肉和牛奶捆绑在一头牛上来生产。需要沿着肉用奶用结合的方向转型,要走‘肉奶两用’的路线。将肉与奶具体地结合在每头牛身上,向肉牛要奶,实现肉奶两用一体化发展。实现肉奶双收,肉奶皆优。将牛肉与牛奶这两种产品,由一头牛来提供。这样,饲养一头牛等于二头牛,饲养一群牛相当于饲养两群牛。能够得到牛肉和牛奶两种产品,等于拥有肉牛和奶牛两个牛群。我国选择发展肉奶两用牛,既是奶牛业摆脱困境的突破口,也是肉牛业振兴发展的出路。否则,就会出现唇亡齿寒的局面。

 

4.1德系西门塔尔是最优秀的肉奶两用牛

 

德系西门塔尔是乳肉皆优的双料冠军,其肉用性能很好,与专用肉牛品种接近。成年公牛体重可达1200kg,育肥牛日增超过1300kg,成年母牛不低于750kg。产奶性能也很突出,年产奶量可达7T,与荷斯坦牛不相上下。新西兰工业奶粉比我国同类产品蛋白含量高出两个百分点,而德系西门塔尔的乳脂率及乳蛋白率都超过荷斯坦。如果用乳蛋白含量较高的肉奶两用牛原料生产奶制品,可以克服现有荷斯坦奶牛乳脂乳蛋白率低的缺点。把这一质量差距进行大翻盘,可以提升我国牛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。

 

4.2我国西门塔尔改良牛群是数量庞大的种群基础

 

多年来,东北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区用西门塔尔对当地牛进行改良,现在已形成数量庞大的西门塔尔改良牛群。利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冷配对其进一步改良提升,可以在保持较高肉用性能的同时,又大大提升奶用性能。现在,这些地区将西门塔尔只作为肉牛来饲养,没有牛奶的收入产出。德系西门塔尔母牛具有较高的产奶性能,将母犊留作基础母牛使用,牧民可以增加牛奶的收入。德系西门塔尔公犊作育肥牛肉用性能高。而且母牛个体较大,淘汰母牛的残值相当于一头肉牛。我国养牛业利用数量庞大的西门塔尔改良牛群向德系西门塔尔转型,可以全面提升养牛的综合收益。

 

4.3农牧交错带是肉奶两用牛最具优势的生产区域

 

德系西门塔尔体重大,最大体重高达一吨以上,因此所需营养条件更高。由于牛奶生产量高,也由于牛肉生产量大,所需饲草饲料质量高数量多。由于农牧交错带既有牧区也有农区,既有可以放牧的草场,也有可以大量种植青贮玉米的农田,是饲草饲料资源最丰富的地区,也是拥有优质饲草饲料的地区。是饲草饲料资源最丰富的地区。也是饲草饲料成本最低的地区。这里是发展肉奶两用德系西门塔尔牛最为得天独厚的区域。

 

4.4城镇周边区是肉奶两用牛最重要的产销结合部

 

随着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推行,大中小城镇雨后春笋版地崛起,这是对于牛肉牛奶的巨大内需消费市场。养牛业将需要化整为零地布局在城镇周边,形成一个个需求拉动型养牛产业链。在消费者吃鲜肉喝鲜奶需求拉动下,在大中小城镇周边区将会大量发展肉奶两用牛。但城镇周边缺少基础母牛资源,这需要农牧交错带为其提供母牛资源支持。母牛既产犊又产奶,以鲜奶形式供应城镇居民。公牛犊通过育肥供应鲜肉。肉奶两用牛的淘汰母牛体重大,淘汰母牛相当于一头肉牛。也是优质的鲜牛肉资源。

 

五、把农牧交错带确立为我国牛业突围崛起的战略支撑点

 

我国农区养牛业采取规模化精料育肥方式,由于我国不拥有玉米大豆的定价权。在玉米被金融化饲料大幅涨价的情况下,养牛业需要面对巨大的成本上涨压力。虽然,我国草原牧区采取放牧方式养牛,养牛业饲草成本比农区低得多。但是,我国牧区养牛业也是脆弱的,主要是自然生态灾害风险。现在,牧区冬季雪灾频率增多,暖季干旱灾害程度不断加剧。在当前牲畜超载过牧生态恶化的情况下,其无法对全国养牛业提供战略资源支撑。养牛业饲养周期长,一旦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风险,或者是国际化因素导致的市场风险。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养牛业各种成本上升,致使产业链正常运行受阻。势必会出现牛源短缺问题,也会遇到母牛来源问题的制约。这些问题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,都需要花费大量资源才能重新获得。养牛业崩盘后在市场体系下恢复元气,比在计划体制下更为困难。

 

新西兰采取的是草原放牧养牛模式,其饲草饲料成本是极低的。为避免新西兰以低成本优势为突破口,将中国养牛产业根基冲垮,中国养牛业需要找到自己的立足点。农牧交错带对于我国养牛业来讲,是一个需要特别强调的区域定位。我国目前只有农牧交错带养牛业,才具备与新西兰养牛业交手的资格。这里能够成为辽沈战役打锦州时的‘塔山’,也会成为导致诸葛亮唱空城计的‘街亭’。只有在这里建立保存养牛业实力的红色根据地,我国养牛业才能防止全军覆没的惨剧出现。新西兰牛奶牛肉是在草原上放牧生产的,提供的乳肉产品拥有绿色概念,这是生产绿色健康放心奶的根据。我国农牧交错带既有牧区也有农区,拥有可以放牧养牛的草场,可以阶段性采取放牧方式养牛。这里生产的乳肉产品,能够像新西兰那样拥有绿色概念内涵,也一样可以提供让消费者放心的根据。中国养牛业必须占据这个消费者信任资源的制高点。

 

当前我国养牛业正面临着国际化冲击挑战,在纯农区与纯牧区养牛业都比较脆弱的情况下,需要在饲草料最丰富、饲养成本最低的农牧交错带地区建设牛源繁育基地。一旦中国养牛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,才不至于弹尽粮绝举白旗投降。农牧交错带还拥有数量庞大的牛群基础,加之饲草饲料成本低的优势,可作为我国其他养牛地区的牛源繁育基地。在这里可以培育肉奶两用型德系西门塔尔种公牛。在这里可以建设肉奶两用型德系西门塔尔母牛繁育基地。向城镇周边提供肉奶两用型母牛资源。向农区提供肉用性能突出的育肥公牛犊。为中国各个养牛区域提供战略资源支撑,使中国养牛业实现互补性一体化发展。因此,需要把农牧交错带确立为我国养牛业突围崛起的战略支撑点,培育成为我国养牛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地。这是新历史时期赋予农牧交错带的新使命。

 

作者简介:

张振武(1954—),男 ,内蒙古赤峰人,高级畜牧师,曾任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,现任《生态畜牧网》主编。

相关链接:

 

内蒙古草原牧区可以从东北农区调运青贮玉米草料包

 

青海草原牧区可以从海东地区调运青贮玉米草料包

 

青贮玉米草料包是肉奶两用牛生态牧场的标配草产品

 

青贮玉米草料包对南方草坡山羊养殖给予饲草料资源支持

 

玉米草料包支持城郊家庭农牧场育肥羔羊肉进行销地产

 

在冬春缺草季节调运青贮玉米草料包到草原牧区应急救灾

 

玉米草料包可与各种碎片化草资源互补发展牛羊畜牧业

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